2021年3月,海盐秦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海河联运二期项目顺利完成工程建设,全线投入生产,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河联运,这标志着世界单体最大的水泥粉磨基地从此诞生。
近年来,上海南方秉承中国建材集团“善用资源、服务建设”的核心理念,在南方水泥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,积极贯彻国家安全、环保和节能减排政策,不断推动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,切实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,优化长三角地区水泥产业布局。
2016年,上海南方结合海河联运优势,在浙江省嘉兴区域通过减量置换落后产能,在海盐县秦山街道何家桥物流园区异地规划建设年产能达680万吨的特大型的现代化水泥粉磨基地。
上海南方嘉兴区域原有水泥企业15家、年产能1429万吨,占用土地1655亩,总能耗446954吨标煤;结构调整后剩余企业4家、年产能970万吨,占用土地752亩,总能耗92455吨标煤;结构调整后将减少产能459万吨,节约土地903亩,节约能耗354499吨标煤。
秦山南方海河联运项目总占地面积298亩,总投资20亿元,项目分二期建设。项目一期建设年产320万吨水泥粉磨站,配套建设12个300吨级泊位的内河码头;项目二期建设年产360万吨水泥粉磨站,配套建设两个500吨级内河散装水泥发运系统和两个5000吨级外海码头(由钱塘物流实施)。
海河联运项目一期于2018年4月建成投产,2020年实现产值24亿元、利税3.2亿元,被评为海盐工业十强企业和工业纳税三十强企业。项目二期设计建设三条Φ1800×1600辊压机加Φ4.2×14.5m水泥磨生产线,将进一步降低单位电耗,提高劳动生产率。项目二期于2020年3月25日开工建设,2021年3月完成建设,全线投入生产。
今年1-5月,海盐秦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已累计生产销售水泥250万吨,同比增长36.5%,其中外海累计发运水泥22.3万吨,1-5月实现产值11.04亿元,同比增长33%。
作为上海南方“蓝海战略”又一点睛之笔海河联运项目,是上海南方依托下属的长兴区域矿山、熟料产能以及海盐港口资源,充分发挥海河联运优势,有助于上海南方开拓浙江省、福建省等沿海的水泥市场,提高沿海市场占有率,进一步优化上海南方的产业布局。本项目同时也是湖州物流码头项目配套工程,项目的建成将有效释放内陆熟料产能,充分发挥海河联运成本优势,降低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成本,减轻公路运输压力,降低运输能耗,将市场从内陆向沿海市场拓展,提高企业竞争力,从而为“打造华东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企业”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同时也为国家能源双控工作、节能减排、供给侧改革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。